由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任林教育基金會,與耶魯心靈工作坊合作辦理的「耶魯電影讀書會」,在財政系楊子菡教授與任林基金會梁美霞老師主持下,持續帶領社區高齡居民,透過觀影討論分享,以豐富第三人生,並於114年4月24日在北大圖書館六樓,舉辦第21場電影欣賞及討論會。當天雖然漂著雨,但仍然有將近50位夥伴們頂著風雨,一起欣賞這部膾炙人口的電影《Green Book》(中譯:幸福綠皮書),這是2018年上映的美國劇情片,由彼得·法拉利(Peter Farrelly)執導,改編自真實故事,描述1962年黑人鋼琴家薛利(Dr. Don Shirley)和司機兼保鏢的義裔美國人東尼(Tony Vallelonga),兩人進行一場長達兩個月,穿越美國南方的音樂巡演所歷經的驚險旅程;在旅途中,兩人一開始因文化背景、性格與價值觀的差異產生衝突,但隨著彼此互相理解,最終發展出深厚的友誼。
影片播畢,美霞老師引導大家回想劇情,並且開始進行討論。賴素卿大姊首先分享道,黑人鋼琴家薛利博士擁有三個博士學位,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不僅是一位琴藝精湛的音樂家,更是一位深具智慧與文化涵養的人;然而,即便如此,他仍必須面對社會上的種種不公與歧視。片中也有一幕令素卿大姊心碎的劇情,薛利博士在南方小鎮說道:「你們知道嗎?這些有錢的白人,願意花錢聽我演奏,藉此表彰他們的文化涵養與品味;然而,當我走下舞台,卻是一個不被接受的黑鬼。」那一刻,令人深刻感受到他內心的孤獨與悲憤。儘管到高級酒店表演,他被隔離安排住在簡陋的儲藏室,不能在白人宴會廳用餐,甚至連使用廁所的權利都被剝奪,這一切,他卻默默承受。
李蘋大姊表示老師很會選片,因她是乾眼症患者,但看完本片都被感動到流淚,從片中也體悟到一句話「就是要有勇氣才能改變人心!」。粗魯的白人司機兼保鏢東尼和優雅的黑人鋼琴家薛利博士,巡演旅程中兩人歷經不斷的衝突磨合,到彼此理解並互相幫忙,東尼不顧一切保護薛利人身安全,而黑人薛利也指導東尼寫情書給老婆,最後一個畫面,薛利博士終於放下身段參加東尼的家庭耶誕party,東尼老婆桃樂絲開心擁抱薛利博士,謝謝他教東尼寫信!這個畫面令她感動不已!美霞老師也回應,講到勇氣,阿德勒心理學家有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有機會可以去借來看一看,也就是講生活上的勇氣這件事;那這部電影呢,得過最佳影片跟最佳男配角,還有最佳劇本,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這裡看過三部討論黑白種族議題的電影,就是《一路玩到掛》和《逆轉人生》,都是非常好看又令人感動的電影。
劉淑理大姊表示非常佩服音樂家薛利博士,他處在一個人生的困境,白人欣賞他在舞台上的琴藝,但卻拒絕台下的他使用白人的廁所、在白人餐廳用餐,美國南方的種族歧視與偏見並不因薛利博士的鋼琴才華而有所特例給予方便!旅程途經農場,黑人同胞群起訝異的眼光,看著坐在汽車內穿西裝舉止優雅的薛利,疑問怎不一起從事農務?因此,每次到飯店,他晚上都要喝酒舒壓,可見內心是多麼的糾結。
賈萬莉大姊認為薛利博士的文化涵養與情商是這部電影裡面最重要的呈現,他一直不斷地鼓勵東尼,修正東尼的粗俗舉止,萬莉大姊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劇本,大家在這邊觀賞影片,也是終身學習,這很重要,未來她也希望邀請更多朋友來參加電影讀書會。她也表示這電影雖然是第三次看,但感受跟多年前一樣強烈。劇情中最後一站,他們巡演來到阿拉巴馬州伯明罕,東尼氣憤的對著薛利說:「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自己能為自己做什麼?」對!完全的相信,完全的共情。然後他們兩人直接前往金黃雞餐廳用餐,也開心的演奏鋼琴,令所有黑人同胞驚艷,並吸引樂團一起表演,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結束,
陳榮安大哥表示,這部電影最後我很期待一件事情,但是沒有發生,就是期待薛利博士能夠寫一封信給他失和的兄弟,這一幕沒有出現,非常可惜。而美霞老師也回應劇情中他在那天晚上、前面他們就有對話,是有伏筆的;然後在最後,他們同一個房間裡面也有伏筆的,我相信(改變)是有的,只是導演的表達手法不太一樣。最後我們都發現東尼和薛利博士,在這趟音樂巡演旅程結束後都有了改變。芳梅姐也說這部電好好看,自己也已經做個實行家,因為覺得實行、勇氣才是最重要的,這比觀賞以及講心得更重要,所以她也鼓勵大家,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在正義感的使命下,我們都會改變、發出勇氣,「1、2、3,Go Go Go!」。
楊子菡教授最後也做了總結,也分享這部電影引發的思考。這趟旅程的起點,是薛利博士的朋友提出的疑問~他明明可以在紐約安逸度日,為何選擇前往充滿未知的南方?電影給了我們答案:「只有天才不足以改變人心,感動人心的,是勇氣。」我們確實看見了一位充滿勇氣的人——薛利博士。尤其目的地是充滿種族歧視的美國深南部時,也清楚意識到此行的危險與艱難,但他仍然選擇前往,這也體現了他的價值觀。然而,經過這次旅程,他開始體驗到不同的事物,也確實改變了薛利博士的生命。影片也帶領我們從紐約、賓州、俄亥俄、印第安納一路南下,看見美國美麗的風景,但也同時揭示了美國南方可怕的種族歧視;「隔離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這句南方常見的說辭,實質上也充滿了諷刺。這個影片令人深思,我們如何活出一個更自由、更美好的生命?我們剛慶祝完復活節,每一天,我們都可以擁有重生的經驗,讓自己變得更自由、更溫暖、更柔和、更有勇氣,用尊嚴和溫暖去回應那些不公平、不合理甚至羞辱的事情。如果我們的內心足夠強大,這些事便無法束縛我們,這是一部非常美好的電影,觀影後我個人也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