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USR】「救救菜英文」激勵高齡終身學習

由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任林教育基金會,與耶魯心靈工作坊合作辦理的「耶魯電影讀書會」,在財政系楊子菡教授與任林基金會梁美霞老師主持下,持續帶領社區高齡居民,透過觀影討論分享,以豐富第三人生;於114116日在北大圖書館六樓,舉辦第18場電影欣賞,大家共賞電影《救救菜英文》並進行分享。當日儘管寒流來襲,但在濕冷的午後,會場卻暖意融融,擠滿了熱愛電影的高齡夥伴們,這部溫馨且發人深省的電影,由印度影星詩麗黛瑋飾演女主角莎希;莎希廚藝精湛,卻因英文不好而飽受丈夫和女兒輕視,但在她前往紐約協助姐姐籌辦外甥女婚禮後,卻展開一段為期五週的蛻變之旅。兩個多小時的影片,最終也深深觸動大家的心靈,尤其莎希積極把握學習的精神,也讓我們看到終身學習的樂趣和重要性!

莎希的女兒薩娜正值青春期,對母親的「菜英文」感到尷尬,甚至出言嘲笑;然而,隨著母親在紐約的蛻變,薩娜逐漸理解了母親的努力和付出,並學會了尊重。莎希的丈夫薩提許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深愛妻子,卻不自覺地流露出對她英文能力的輕視,這也反映了印度社會,甚至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現象。在電影的結尾,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對妻子表達了敬佩和尊重。

英文老師大衛則是一位充滿熱情和耐心的教育者,他鼓勵學生勇敢開口說英文,並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他對莎希的鼓勵和支持,是莎希克服心理障礙、提升英文能力的重要因素。莎希相夫教子的溫婉賢惠、積極提升英文能力的決心、以及斷然回絕法國男同學告白的堅定,都深深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令人欽佩莎希即使面對家人和社會的壓力,仍然堅持追求自我成長的決心與韌性。莎希最終在婚禮上以流利的英文致詞,贏得全場喝采,不僅通過了英文結業考試,更贏回了丈夫和女兒的尊重!

 觀影後,美霞老師引導大家分享:媽媽的拿手菜是什麼?和媽媽的關係如何?片中有哪些角色?哪些角色讓你欣賞或不欣賞?哪一幕或哪一句話最讓你印象深刻?片中的音樂、服裝、景色,你覺得哪部分很棒?美霞老師也率先分享自己小時候對媽媽很兇,現在很後悔,也很感謝媽媽的包容與愛。

住在皇翔玉鼎的劉大姐說,如果自己是那位法國男人羅倫,一定會勇敢追求莎希,因為她既賢惠能幹又漂亮。莎希因為丈夫和女兒的輕視,以及在紐約餐廳點餐時遇到的窘境,反而促使她下定決心學好英文;這也讓我們體會到,有時遇到挫折,不要埋怨,勇敢面對反而會激勵自己更努力向前走。住在國光街的徐小姐則認為,法國男人羅倫勇敢追求所愛,而莎希固守家庭,婉轉拒絕,展現了不同的價值觀;女人一生會遇到許多挫折,一定要自我提升,自我強大,才能贏得尊重。

另一位住在萬寶隆社區的先生說,莎希在異鄉勤學英文的精神令人感動,英文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也是她成功的助緣。有一對來自三峽老街的夫妻也一起來看電影,先生說夫妻要互相尊重,才能長久走下去;片中的法國男人羅倫向女主角表達感情之後,知道對方已有家庭,就應知退,不該執著糾纏,要理性轉移感情把愛融入工作,才能造就偉大的事業。住在京都社區的林大姐則分享,來自各國的同學因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變成互相支持鼓勵的團體,非常棒!莎希克服困難、勤奮學習的精神令人敬佩!

前大學耶魯社區主委賴素卿也擔任讀書會的聯絡人,扮演社群成員與USR計畫間的橋樑,她也表示從這部影片中得到若干啟發:一、家庭關係:莎希和家人的互動,反映了許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夫妻、親子溝通的問題和角色期待;家庭是我們最重要的支持系統,應珍惜與家人的情感,並建立良好且尊重的溝通模式。二.社會壓力:莎希因為不擅長英文而遭受歧視,讓我們反思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偏見和刻板印象;我們應該學習以更包容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三、自我成長與價值:莎希的蛻變之旅,鼓勵我們勇敢突破舒適圈,追求自我成長;學習不分年齡,即使面對挑戰,也不要放棄夢想,更不要因外界的評價而否定自己。

《救救菜英文》不僅是一部溫馨勵志的電影,更是一部發人深省的作品,劇情鼓勵大家都能像莎希一樣,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斷學習、蛻變,並活出精彩的自我!「耶魯電影讀書會」於每月底周四於臺北大學圖書館六樓舉行,鼓勵長輩觀賞後一起分享心得,這也是USR計畫長期支持的「高齡社群」之一;尤其在獲得美國石氏基金會(The Dynamic Foundation)的支持下,挑選的影片可以更加多樣與彈性,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當天活動中謝謝美霞老師帶來故鄉特產白河蓮藕粉,以及對長者來說是新奇的電腦摸彩程式抽獎;最後並恭喜王秋樺、林瑞雲、曾瑞敏、于玲玲、張嘉週和賴素卿等六位幸運兒中獎!大家也都十分感謝北大USR計畫的團隊,讓北大社區居民生活更豐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