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USR】王榮義談「邁向心理與靈性的成熟之路」

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關注超高齡議題,負責執行子計畫的辛法春老師,持續透過課程推動世代共融與前瞻學老,她與社區長輩成立橘子讀書會,而成員在每場活動都具有參與者暨服務者的雙重身分,今(23)日邀請到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王榮義牧師,以「邁向心理與靈性的成熟之路Ⅰ」為題舉行講座,共計現場有51位長輩走入校園聽課,講座即是由橘子讀書會的成員主動協助執行,他們追求健康學老的具體行動值得敬佩。

王榮義老師過去擔任馬偕醫院院牧及協談中心主任,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已有30年,本次「邁向心理與靈性的成熟之路」為系列講座,他將帶領學員邁向完整與真實的生命旅程,儘管一開始將從恐懼出發,但透過轉化心靈的力量,就能夠抵達目的地「真我的本質——愛」。

每個人進入成年期,許多心靈的困境與挑戰隨之而來,然而,心理和靈性並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自動邁入成熟階段,王榮義表示我們天生就與愛、安全、接納、自由、關注、感覺的確認等情緒的需求不可分割,而健康的自我認同,奠基在這些需求的滿足之上,童年階段的需求是否被滿足就是關鍵因素。

他進一步說明,大部分的需求都有在童年階段被滿足時,我們會知道如何無條件地去愛,並且絕不容許這段關係被傷害或停滯,也能夠將信賴從別人移轉到自己身上,當別人展示信賴時,他會感受到忠誠,當別人背叛時,他也能夠處理自己的失望和沮喪。反之,當大部分的需求沒有在童年階段被滿足時,我們會創造一種情境來重演早期的傷害和拒絕,並且尋求引發及維持自我傷害的關係,而不是面對或化解,甚至利用各種藉口托詞,希望改變或勉強自己順應一些不會改變的事物。

學員此時舉手發言問道:「我的伴侶常說我愛計較,但是我跟本沒有與他計較,他一直誤解我的說法。」王榮義解釋說,這位學員的伴侶應該是講求權威的,當他受不了別人的指責,而且他最擔心自己對別人不公平,一但他被挑戰,就會習慣把責任推給別人,其實他都是重演童年的或早期的傷害。所以,「內在的孩童」是問題所在,不是孩童時期的需求未被滿足,而是成年時期這些經驗仍未被「哀悼」!那個受傷的、被背叛的孩童,仍然活在身體裡面,想要藉著哭訴他的失落及渴望,來和痛苦道別,並且從目前關係裡來自需求的壓力中解放出來。

現在的愛與傷痛,和過去息息相關,一旦我們認知到自己的狀況是一直持續的,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功課,王榮義在「邁向心理與靈性的成熟之路Ⅰ」仔細分析了如果逃離愛或生活中常有的傷害時,我們將失去多少成長的機會,而失去與過去歷史的連結,也無從治療它們;下一堂課將於5月21日人文學院111教室舉行,並延續本次主題繼續探究——如何「哀悼與放手」, 因為面對失落,悲傷是一種合宜的反應,它可以經由不同的階段進行, 一旦我們允許自己去經歷哀掉的歷程,悲傷將被深深地釋放,我們就再也不絕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