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國際事務處訊息
僑外生文化參訪一日遊:SUP湖光探索 × 客家風味體驗,國際學生樂在峨眉湖!

國立臺北大學國際事務處於 2025 年 11 月 8 日舉辦「僑外生文化參訪一日遊—SUP湖光探索·客家滋味生態體驗之旅」,邀請本校僑外生與學伴一同走訪新竹峨眉湖,體驗自然生態與客家文化的融合。活動吸引來自十餘個國家的七十餘名學生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一早出發的車程上,活動助理率先帶來破冰小遊戲,透過趣味問答帶領學生認識新竹與峨眉地區的文化特色,大家搶答不斷、歡笑連連,原本陌生的同學很快熟絡起來,車廂裡洋溢著輕鬆愉快的氛圍,學生們在笑聲中互動、組隊、結交新朋友,也對即將展開的文化體驗充滿期待。

活動分為上下兩梯進行,交叉體驗 SUP 立槳與客家文化活動。抵達峨眉湖後,學生們穿上救生衣、拿起槳板,隨著教練的指導練習平衡、轉向與划行。初次嘗試的學生從緊張到放鬆,從坐著練到能穩穩站起來,湖面上不時傳來驚呼與歡笑。清澈的湖水映照著藍天與遠山,SUP 板在波光間滑行,同學們在自然的懷抱裡盡情享受挑戰的樂趣。活動尾聲,大家更組成團隊,一起清除湖面上的布袋蓮,用行動守護峨眉湖的生態之美。

另一梯次的學生則前往唐盛陶藝工坊,開啟結合人文與手作的客家文化體驗之旅。陶藝家戴竹谿大師以「以人文藝術為導向」為理念,將自然與生活融合於創作之中。學生們一邊欣賞陶藝作品,一邊品茗「東方美人茶」,在茶香中聆聽茶師講述發酵過程與背後的故事,體驗客家文化中那份「以茶待客、以心傳情」的精神。

接下來登場的「搗麻糬」活動更是全場高潮!蒸好的糯米放入木臼中,一人捶打、一人翻動,眾人齊聲喊著節奏「一、二、三!」隨著木槌有力落下、米香逐漸瀰漫,麻糬的Q彈口感也在大家的笑聲中成形。最後裹上花生粉分食,甜香彌漫整個工坊!

搗麻糬(客語稱「粢粑」)是客家傳統文化中象徵團結與勤勞的食物。早期客家人節儉惜物,常以剩飯搗製成糰作為迎客甜點;如今,它成為節慶與聚會中傳遞心意的象徵。這份從簡約材料孕育出的美味,也正體現客家人「以勤補拙、以和為貴」的生活智慧。

在滿滿的笑聲與香氣中,活動圓滿落幕。回程車上,許多學生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體驗 SUP 與搗麻糬,不僅玩得開心,也深刻感受到台灣自然與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動不僅讓僑外生走出校園、親近自然,更透過文化體驗與學伴合作,增進跨文化理解與友誼。未來,國際事務處將持續舉辦更多元、有深度的文化交流活動,讓國際學生在學習之餘,也能深入體驗台灣的風景、人情與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