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學生事務處訊息
【高教深耕附錄2】原資中心:《台灣的魔戒──東谷沙飛傳奇》

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在部落成長,是被玉山看著長大的孩子。他第一次爬玉山是28歲的時候,時值921震災之後部落重建,族人想以高山運動產業作為部落觀光的亮點,遂開始培養年輕人成為高山嚮導,一群人開始往東谷沙飛(玉山)探路。

乜寇‧索克魯曼回想當時,身邊的人不過才3、40歲壯年,卻因為勞動損傷開始喝酒解鬱,每個看上去卻是蒼蒼老者。高山負重是辛苦的工作,父執輩都不希望布農族下一代走上這一條路,因此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去爬玉山。因緣際會下為了部落要轉型,當時他是一個從都市回到部落的專案經理,在部落的耆老鼓勵下才會跟著走上東谷沙飛。

滿伐伊(manvai)是布農族人爬山負重時,覺得累了、孤單時,用來調整氣息、鼓舞士氣的吟唱。乜寇老師在現場以滿伐伊來鼓勵同學,也為大家打氣。他當下示範,自然換氣,唱出渾厚有力的旋律聲音在教室內回音震盪。可以想像,在山林間吟唱時,這聲音會更動人,山也會感動吧。

《台灣的魔戒──東谷沙飛傳奇》是乜寇‧索克魯曼從早期在布農族傳統的神話故事中找靈感,其講題為幾乎包含了洪水、旱災、猛獸、瘟疫、族群戰爭、英雄歷險等情節,是早期人類共同面對生命挑戰的課題,透過口耳相傳,有許多片段、歧異、無解的事件,只好訴諸圖騰與禁忌,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必須重新解說,而魔幻書寫的興起,正好可以填補這些想像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