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AI及大數據的浪潮衝擊下,人文領域的師生於研究、教學下該如何面對,抑或該如何善用這類數位工具,藉以協助教研之便利性、優質化呢?
為求對此新興議題能集思廣益,人文學院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合作,承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歷史學門的指導,於2024年11月23日共同舉辦「人文領域的關鍵省思與展望:生成式AI與當代人文學科發展新趨勢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邀請了本院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應用外語學系、民俗藝術與資產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的師長外,更邀請了全臺學界、業界等專家學者蒞會,學界如有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李卓穎院長、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祝平次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及腦與心智研究所合聘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謝舒凱副院長、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張俊盛教授、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林俊賢副教授等;產業界則如智紳數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兼技術總監 張智傑;更特別的是,本次更邀請了作家楊智傑,因此現今極熱門的「AI創作是否受到保障」、「AI創作是否也是創作」等議題,亦引起了一番討論。
開幕式暨會議引言邀請本校陳俊強副校長,陳副校長以一趣事道起:臺灣把“Artificial Intelligence"翻譯為「人工智慧」,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則翻作「人工智能」。半年前在一個微信的群組中,有人不小心把「人工智能」錯寫為「人工只能」。我覺得這個錯誤可謂發人深省。「人工智能」一日千里,以後是不是真的「人工只能」做某些工作而已?「人工智能」導致「人工只能」,那麼人類未來會不會很悲觀呢?或許,我們把這句話重組變成「只能人工」會不會比較好?即便「人工智能」一日千里,但許多工作仍然是「只能人工」。或許可以藉此機會,好好思索人類的價值。
從此反思掀起工作坊的帷幕,第一場次以歷史為本,探索AI活化地方史、如何協作研究與教學;第二場次,係以中文為始,談其應用與人才培育;第三場次,為外語領域,觀AI於英美文學、英語會話等教學面上的實踐;第四場之圓桌論壇,則匯集了文學創作、師資培育、文化資產、歷史敘事四個面向的綜論。
最後引用人文學院朱孟庭院長的閉幕結語,「AI是工具,人文才是本,只有優秀的人工、人文,才能有優良的AI生成成果。因而我們要有信心,人文領域的師生們,在AI的時代,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擔負起更重要的責任,也將更具有影響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