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USR計畫與鳶山社會實踐協會攜手合作,持續推動友善接待活動,在美國石氏基金會(The Dynamic Foundation)的支持下,本(7)月5日結合橘子讀書會與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邀請新北市社會局土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稱土城社福)的「青銀探險隊-找尋情緒出口」營隊活動,前往北大校園的食物森林實作體驗,學習以大自然及園藝元素協助情緒紓壓,並由知名情緒管理講師丁介陶為營隊的兒少授課,探索與思考多元正向抒發情緒方法,總計22位兒少與13位長輩志工共融共學,一起度過歡快輕鬆的夏日時光。
本屆土城社福的青銀探險隊由社工督導洪婉嫃與社工林靖斌領隊,提到辦理「青銀探險隊-找尋情緒出口」的初衷,他們表示前青春期及青春期階段的兒少處於身心快速變化的階段,加上3C社會來臨,面臨社交媒體與網路使用、學校、同儕、家庭關係等多方面衍生的情緒壓力,如果未能有效學習情緒因應技巧,將影響整體的身心健康發展。於此,土城社福盤點在地資源,並與社科院USR計畫等合作,期待透過擁有豐沛情緒因應歷練的長輩帶領兒少進行活動,讓他們藉由共學多元的情緒抒發方式,進而維持身心健康。
來到北大校園的第一站是「食物森林」,USR子計畫辛法春老師與營隊成員提到此構想源自美國西雅圖,並在2020年6月邀請丘建賢、林盈樺老師帶領社區長者與同學一起動手打造,目標在為城市生態增添豐富性外,更為臺北大學城創造一個可休憩、勞動、聊天、覓食的交流場域。食物森林極為特別的還有厚土種植法,為了今天的活動,辛法春也預先請長輩到校區收集枯樹枝、乾草與落葉,並回收紙箱及搜集商家的生廚餘、果皮、咖啡渣、茶葉渣等素材,「盡量以在地為主,可增加土壤的豐富性及共生互利的原則,讓閒置資源變成肥沃的腐植質,既環保又可垃圾減量。」辛法春介紹說。
收集完成後,接著是將瓦楞紙撕成碎片(10公分)浸泡於水桶,使其變軟待用,枯木枝切成小段,乾草成堆,生廚餘則用菜刀切2到3公分大小,較易分解,並且將粗大枯樹段或石頭,做厚土場地的圍邊, 場地大小以雙手操作方便為原則;營隊的孩童除了透過解說理解食物森林的意義,也跟隨長輩的指導實際體驗厚土流程,感受親手鋪上有機肥的療癒感,栽種活動中更是彼此協力,一同栽種、一同收成、一同修缮維護,在歡笑與汗水中完成任務。
結束戶外的食物森林體驗之後,課程來到人文學院801教室,辛法春邀請到珍珠家園協會理事、宇宙光關輔中心特約講師丁介陶以「我的情緒會轉彎」為題,引導大家學習辨識個人情緒,深入探索個人的情緒控制台,馴服情緒的精靈。在丁介陶趣味活潑的帶動下,每個人都要透過紙筆描繪出專屬自己的「情緒手搖飲」,並要填入成分,例如失落、羞愧、孤獨、緊張、勇敢、自信、焦慮、茫然、愉快、興奮等等不同的情緒形容詞,最重要的是,每組還要推派成員上台分享,說明手搖飲的特別之處,而那些「添加物」又是如何發生的!
「我的手搖飲有25%憤怒,因為早上妹妹一直哭讓我覺得很煩!」「昨天爺爺給了我100元當零用錢,所以我這杯的成分全部都是開心!」孩子透過發言暢談自己遇到生活上的各種狀況而產生的情緒,不只是直接釋放了壓力,更透過丁介陶現場的引導與提問,讓他們逐步認識如何情緒控制,進而駕馭。社工林靖斌也在活動後表示,這個營隊的企畫構想就是期待透過情緒教育活動設計,促進與增加兒少辨識情緒能力,很感謝USR計畫的辛法春老師與橘子讀書會的用心安排。
到了中午用餐時段,則是驚喜不斷,先有橘子讀書會的成員獻上美味的手作冰淇淋當作甜點,美國石氏基金會(The Dynamic Foundation)則是贊助青銀探險隊的所有兒少與長輩享用一份豐盛的Pizza套餐,到了餐後營隊要離開臺北大學校園時,長輩更是與USR計畫共同準備了脆笛酥點心、筆記本與不織布環保提袋當作伴手禮,孩子也歡欣鼓舞並表示感謝之意,為這次青銀共融的情緒紓壓活動畫下美好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