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關注引領學生未來投入高齡產業,除了推動成立「高齡社區照顧學程暨微學程」之外,更在正規課程之外,提供學生培訓認證,增加未來在職場上的就業機會,繼去年與健康照顧社會工作學會合辦「高齡活動設計與帶領員」培訓後,今年更獲得美國石氏基金會(The Dynamic Foundation)的支持,於3月19日結合任林基金會,正式推出六週的「高齡陪寫員」培訓課程。
本次培訓目的在於養成學生具有書寫療癒之能力,以備未來投入高齡陪寫計畫,運用青銀協作進行高齡社會服務工作,並合作完成高齡自傳書,計有八位同學獲得培訓機會,培訓結束後將取得台灣師範大學非正式課程的認證。
任林教育基金會是紀念任兆璋修女及林美智二位老師而設立,過去長期投入家庭協談與心理諮商,鑒於近年來高齡化日趨嚴重,因此也在全台各地組成共學團體,推出「人生自傳書——熟齡陪寫計劃」等服務項目。這次的陪寫員培訓課程內容,將由專業師資授課,包含陪寫經驗談、憶兒時、歡顏歲月、時代大事、個人特質與定義此刻的自己等六次主題,將協助陪寫員未來能夠逐步陪伴樂齡族完成自傳書。
在首次的培訓中,由任林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王聖華老師擔任,王老師具有心理諮商師的證照,開訓的第一堂課著重帶領技巧與了解自我,其專業又具幽默的風格,在課堂上讓同學收穫滿滿、笑聲不斷,快速拉近與培訓學生間的距離,也實際讓同學現場見證如何帶領團體。
王老師在課程中強調,帶領團體的陪寫員第一次上台時,需要放鬆心情面對長輩,否則情緒相互影響下,台上台下就容易尷尬;陪寫員可以運用自己的專長來與長輩破冰,例如插花、剪紙及做乾燥花等。同樣可以用來營造氛圍的,還有音樂、照片、精油跟點心等,或是由學習時光當作話題,引發長輩勾起回憶。
例如播放一首舊有音樂與老歌,拉近與長輩的連結互動,經由上述這些特意的營造,再把所有的連結,朝向回到自傳書的主題內容,如長輩想到之後就需陪寫員記錄下來,再以勇氣話語鼓勵長輩,讓書寫生命故事成為終極目標,也讓自傳書朝正向發展、朝向越來越豐富的道路前進。此外,陪寫員也要先了解自己的特質和能力,善用自己的優勢、專長、特色等,陪寫員先具有能陪伴自己的能力,也才能陪伴長輩挖掘故事,創作出不同於他人的獨一無二的自傳書。
當天開訓中,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也客串配合擔任共同帶領人,適當時機做出補充,例如提醒同學:「學老誌第二期中,由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林儷蓉所長所撰的專文-『老化的自我統整與生命回顧』,以及由任林教育基金會林嘉慧執行長所寫的『整理人生就是創新學習』,此兩篇文章跟王老師今天的主題相互呼應,呼籲大眾在老年化之際,都需要和過去不愉快的人生經驗做出處理、和解、與放下。另外,第三期中『記朱全斌教授談人生需要酒肉朋友』一文中,對外婆的年菜、母親的便當、何時和誰吃飯,這些跟味道與吃飯相關的記憶,都說明了過去人生中的美好經驗,也重啟生命經驗回顧的價值和重要性」;這也讓「高齡陪寫」在未來的高齡服務上,可以是一個工具、方法、能力、與目的,也會對高齡者帶來書寫療癒的效果。
最後,大家也在討論自傳書的格式與內容中,以及傳閱前台中二中陳義明校長,家人在其85歲時所集結的一份「類自傳書」的文集,作為討論案例。高齡化下人生回顧實極具價值與意義,可以是由志工陪寫、自己撰寫、家人合寫等,都應該是受到鼓勵的;而透過這樣的過程,也可與自己過去的人生重溫、追憶、和解、反思、釋然、滿足、與無憾。